S
3
EP
1

【正念生活x創業談】心地放棄紐約高薪經理職位,回台創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收音平台

Apple PodcastsSpotifyGoogle Podcasts

 嗨! 好久不見!! 歡迎回到心地聊天室的第三季!!!!

首先,我要感謝大家耐心等待~ 前陣子停更了一會,因為正在備考國際直覺飲食諮詢師的部分,目標今年可以成為台灣首位直覺飲食諮詢師,來更好的幫助大家!
另外,前陣子也正在籌備全新一季的一對一飲食自由班課程內容,就在3/1的時候,課程正式啟航了! 

隨著收到越來越多學生的故事分享,心地也會努力的去整合成不同的節目資源,希望可以藉由我的聲音和這個節目平台,讓需要了解直覺飲食還有飲食自由的大家,可以無時無刻有這個節目的陪伴和支持。

如果你是我的老聽眾,或是喜歡這個節目的理念的話,請大家可以在你所收聽的平台上給心地一個五顆星星的評價,留言給我這個節目是如何幫助到你的吧! 

你們的支持對我來說真的是很重要很珍貴的!! 謝謝大家~

那首先呢,我想先和大家介紹一下第三季的內容。第三季開始,我會為這個節目的內容作更detail的分類,

第一個主題會是正念生活: 主要會有 職場創業談、戶外體驗和靜態活動。

第二個主題會是在永續、環保、關於當季當地食材的議題。希望可以透過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食物,幫助我們建立真正的健康又療癒飲食模式。

當然也會有大家最喜歡的飲食自由主題,我會採納不同的報章雜誌內容、原文書、影片影集解析、訪談故事等等的形式來和大家分享各種飲食自由的相關內容!  

另外也歡迎你們投稿留言和我許願想要聽到的內容唷! 

第三季首先要帶大家一起聊聊的主題是創業談! 我邀請到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自媒體創作者來聊聊自己如何在創業過程中,透過正念來呵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也會探討對他們來說,正念飲食的意義和重要性是甚麼,透過不同專業背景的角度來看待正念飲食,是我很期待可以分享給大家的主題唷! 

那要聊別人的創業故事,是必要先聊聊自己的~ 很多人都很好奇,我為什麼會想要放下紐約高階經理的職位,回到台灣當小學老師,後來經營自媒體對吧! 這背後的辛酸血淚還有風光明媚,哈哈哈,我都會在今天這集節目一次分享給大家! 

準備好了嗎~

第一季的節目中,我有分享過自己在實習的時候面對飲食失調那個曾經非常不堪回首的往事,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回到第一季: 心地讀書會系列節目收聽我飲食失調和實習經驗的故事。

今天呢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我在考到營養師之後,還在飲食失調康復期間,在紐約職場打拼的部分。

第一個先來講講自己是怎麼找到這份當初夢寐以求的工作的。在哥大實習一年的經驗中,我們每五週就會被分到不同的site去實習,去體驗不同機構的工作模式來累積不同經驗。

一年過程中,我雖然不是最聰明的,但是都是最認真的,所以後來被選為最傑出的實習生,也因此獲得了哥大畢業生致詞的殊榮 (這個致詞的影片我會找時間放在我的YT頻道上,大家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去逛逛~)

在成為畢業生致詞代表的那天呢,所有個preceptoers也在現場 (有點像是實習機構的指導老師們),其中有一位在我演講結束後,就很真誠地看著我說,我一定要想辦法讓你加入我們的團隊! 於是,經歷一番國際生申請文件和簽證的程序,我成為第一個在實習結束後直接無縫接軌開始工作的國際學生。在紐約這個競爭激烈,充滿著有夢想有理想的優秀人才的曼哈頓,我獲得了一份經理職位的高薪職務。那時候公司配給了我一部i-phone,一台電腦還有一張可以報公帳的信用卡,這和一般臨床營養師的工作型態整個很不一樣。對於一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還是紐約曼哈頓這個黃金地段,20幾歲的我覺得驕傲極了。

每天穿著Banana Republic的西裝,遊走在各大企業公司,像是 Google, Amazon, 華納影視, Sony, 高盛集團,Morgan Stanley 等等大企業公, 每天去不同的公司工作,提早開始過游牧工作的生活,又可以做我最愛的營養教育,和不同公司的員工們互動,分享給他們營養和飲食的資訊,當時我覺得我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一切都在好的路上。

接下來呢,我就來分享這份工作的最大的卡關和辛酸血淚,然後我是怎麼面對和解決的。身為餐飲企業的營養師,身邊共事的同事們幾乎都是中年白人男廚師,中年+白人+男子還是廚師,他們的大男人主義和衝動和沒耐心大家可以想像一下。

那其中有一位大家稱為 "a pain in everyone's ass"的廚師是我被指派要合作只少兩個月的廚師。 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臉上,眼睛的位置,有一道超級長的疤痕是和其他廚師在廚房裡互丟菜刀得到的.... 各位可想而知他的脾氣性格有多難搞。都在想我是不是需要戴面具,哪天我惹他生氣不就毀容了???   不過,這麼難搞的中年大叔其實是一個非常有創意、有想法的廚師。

另外一位廚師也是很猛。他從小是在收容所長大,後來被領養。也是因為這樣,他的性格相當強硬,因為從小他就學到:如果沒有強硬地去堅持和討要自己的權益,那剩下的可能就是被欺負的份。於是,和這兩位廚師合作的小菜鳥我呢,真的是壓力山大。

我和兩位廚師的合作,主要都是針對這間公司想要設計的食堂出健康飲食的氛圍,去調整食物的供應和標示。於是我每天熬夜和團隊想出一個方法 把它變成一個系統化的proposal 當我交給主廚的時候他卻當著所有人的面 和我當時正在帶的實習生的面,斯個稀巴爛扔回我的辦公桌上

兩位廚師對於調味料和鹽巴不能隨便撒,需要用容器去量,也不能在這道菜上臨時換食材等等,都感到相當排斥。對廚師們來說,這些健康餐點超難吃,要他們做出這些料理簡直就像要他們掏空靈魂一樣。他們撒鹽靠感覺 鹽巴是菜餚的靈魂 現在要他們拿著小湯匙慢慢測量 簡直要她們的命 要煮上百上千人的菜 那有時間和你慢慢量。所以這過程中,我經歷了凌晨兩三點要起床去廚房監督廚師備料,也有遞了一份健康食譜和企劃案直接被廚師撕爛丟了。但是,最後我們還是成功地達到共識,為客戶呈現出他們想要的健康食堂但是有保持美食的靈魂! 

15:00 

在這個經驗裡,我學到在和不同人溝通的時候,可以先換位思考,想著對方堅持的立場的原因,再想到彼此共同的目標,就事論事後,展現出自己的堅持和專業,在紐約這個地方是必要的! 從我的個人經驗中,我體會到在紐約工作,你必須先能夠相信自己的專業,和能夠為公司帶來貢獻的自信,才能夠讓別人也相信你。當別人相信了你的能力,並不會有那種看不得人好想弄你的狀況,而是會給予你尊重和話語權,但這份尊重和舞台,你需要自己先去爭取。

講完困難和卡關的這一面之後,接下來分享的就是意外的驚喜收穫。

16:10

第一個驚喜就非「外語能力」莫屬了!!

紐約人講話本身就很快,整個城市都是哪種沒甚麼耐心、甚麼東西速度都超快(除了地鐵以外)。 

身為一個亞洲小女生,英語非母語的我來說,要當個主管管得住心口直快的廚師和下屬們,講話就是得講得比他們快,有威嚴,夠專業、有內容。

因為這個我每天練習英語口說,從早上的晨報先寫好稿背起來,在20幾位同仁們報告之外,還有電話conference call!!! 用英文講電話(看不到人面孔的那種) 連美國人都覺得是惡夢,更不用說是我了! 我寧可寫email等三個工作天也不願意打電話的那種,但是工作需求...我不得不!  

因為我的身分是紐約區經理,紐約百大企業分布著我們公司的員工沒辦法共聚一堂,所以那時候2018年即使沒有疫情,我也得先習慣和很多主管們線上開會 (用一個cisco電話按密碼進去那種) 那時候還沒有Zoom所以開會是看不到臉的,所以聽不懂也無法去讀唇語或是看表情,真的有夠痛苦。最怕自己聽不懂跟不上,被QUE到的時候坑不出聲,所以我每次都戰戰兢兢地寫筆記,準備好開會的內容。我主管都可以戴著airpods邊聊天邊解除靜音講個兩句話,又繼續做自己的事,我每次看他這樣就覺得根本變態~ 這要是講中文我也不見得可以這樣一心多用還接這麼順。不過也因為我這樣慢慢地練習,到後來我把英文練到成為我的母語般,我講話比我腦袋想的還快。所以剛回到台灣的時候經營IG,我還得先寫英文再翻成中文,講話也沒辦法講一句完整中文句子被那時候學校同事笑晶晶體。不過當我發現我能夠跟得上紐約人的對談的時候,真的有夠開心。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有一天真的能夠把英文變成母語般的順暢和快速,雖然這份驚喜在回台三年後,已經是一個往事只能回味的回憶了哈哈哈,但是能有那麼一段,我很安慰也很自豪! 

19:00 

只要肯努力,沒有甚麼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的。現在回頭想想,我很想給那時候的自己一個很大的擁抱,這麼辛苦的日子裡面,因為自己的盡責和努力可以當個好的主管,克服了所有會讓我站在弱勢這塊的因素,我成功的成為職場上大家可以尊敬又欣賞的台灣女孩 / 亞裔營養師主管。

21:30 

第二個驚喜就是接觸到永續與美食精神

因為開始接觸到了所有視食物為世上最美好的東西的廚師們,我開始改變了自己對食物那個科學化數字分析的營養師腦袋,真的重新愛上美食這件事。 我了解到,當我們去尊重和珍惜每種不同的食材,他們和調味還有溫度的魔術下,變成一道道意想不到的美食佳餚,我每天上班都超級興奮。從廚師的身上我認識了鹽巴不是鈉含量和高血壓而已,他是食物的靈魂。脂肪不是單純的飽和、不飽和、動物性或植物性,而是把食物的輪廓和滋味顯現出來的必要成分。

另外,當季當地的蔬果原來比超市批發的鮮甜這麼多!! 原來番茄有綠色、有紫色而且可以有超多不同長相。原來有好好照顧的土壤所培育出來的地瓜和馬鈴薯,不是只是澱粉而已,他可以如此綿密和香甜。原來,當你用不同的眼光和心情去看待食材的時候,你可以感受到身心和大地結合的奧妙感,熱量數字在那時候是多麼渺小甚至可笑。我邊寫著個稿子的時候嘴角都在笑~ 

和那些廚師們一起從清晨到下午在廚房裡忙活的小日子,我重新愛上食物,真正和所有食物和解了。這份禮物也是我一輩子都會很珍惜的。現在那個當初把我的proposal柔得稀巴爛的主廚,偶爾還是會傳他創作的食譜給我看。聊聊美食閒聊一下。

23:20

聽起來很棒啊,那為什麼離開跑回台灣了呢?

其實這個問題每個認識我的人都會問,那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個是我在追求這個美國夢的過程中,漸漸地清醒。我發現自己想要這份工作,想要留在美國僅僅是這是我以為我必須要走的路,如果不要了就前功盡棄。但是在美國生活如果把很多現實層面看得更清楚一點之後,就發現這好像並不是我想要的。

雖然我的確喜歡也享受美國的飲食文化 (到處都有小農市集還有像是whole foods 跟trader joes這些台灣沒有的grocery stores,我已經太習慣在美國買食材和烹飪料理了)、地理環境也是 (我隨時可以開車去到一個美麗的國家公園搭帳篷,過上愜意的假期週末) 、還有自由的空間! 我很喜歡和美國人相處,那種自在感! 那份自在感我也說不上來,就是我不用刻意想太多就能夠和我在美國的朋友自然相處,也可以達到一種剛剛好的距離的默契。但是這些東西都不是真正想要讓我留在這裡生活的原因,我想要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並不在美國,而這樣的work life balance對我來說一點也不balance,至少在當時的紐約我是沒有感受到平靜的。

第二個是家人,我國中那時候去美國就是自己一個人去沒有親戚朋友在那裏,12年後還是一樣,所以在全家人都在台灣的狀態下,我再怎麼樣融入美國的文化和生活還是缺了一大塊歸屬感。這個感覺在家人越來越老還有朋友們紛紛都結婚組成自己家庭之後超級明顯。我想要的只是一個家,但這個家不會在美國。

最後就是想要創業的這個念頭從我大學畢業2015年就有了,2019年回到台灣就想著要把我學到的直覺飲食觀念推廣出來。但是光是鼓起勇氣做這件事就花了兩年,所以我邊在學校擔任英語老師邊構想著這個沒有人在做的創業夢。直到三年後的2023年,我才算真正的靠著飲食自由和直覺飲食的知識經驗有了第一份收入,讓我有勇氣和底氣繼續為這個夢想堅持下去。

27: 00 總結和結語

希望在今年,我能夠透過直覺飲食的課程去幫助那些還深受節食文化所苦的人,帶領他們一點點的走出節食文化的監牢,迎向享受美食和身體和平共處的幸福自由。

謝謝你們的支持和喜歡~ 我們下集見囉!

star
Sponsor

用一杯咖啡,喚醒創作的靈魂!

謝謝你的小額贊助,讓這個節目可以一直一直陪伴你們。

我想贊助【心地聊天室】

“ 聽到營養師談論飲食自由的真相的我,就像是一直被困在一個沒有終點的大海,拼命游,突然可以靠岸喘息,起身離去。thank you Cindy! ”

⭐⭐⭐⭐⭐
zaaamie,2022/12/20

“ 很有溫度的音頻。好喜歡心地的節目,很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待營養和健康,想要被療癒的都應該來聽聽看,追求體態背後的真相和起源 ”

⭐⭐⭐⭐⭐
llllccinndggu,2022/12/18

“ 感謝Cindy~ 聽完一集就已經如釋重負,感覺壓在心裡很久的大石頭被消除了。Cindy 的聲音很堅定溫柔,讓人想一直聽😀 ”

⭐⭐⭐⭐⭐
ku0722,2022/06/24